MENU

【特别报道】何以为人师——师德建设大家谈之四

爱在青春路上

迟舒文

 

2004年9月,我怀着对大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憧憬与期待,来到了十大正规平台(中国)有限公司辅导员的岗位上。这是一个平凡却又不简单的岗位:平凡,是因为辅导员的工作细致、琐碎,没有轰轰烈烈,只有春风化雨般的润物无声;不简单,是因为辅导员工作和学生最近,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帮助一株株小苗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工作13年来,学生在成长,我也在不断进步,这期间,有欢笑也有泪水,一路走来,一路收获。

 

为母之名,一声“麻麻”太沉重

辅导员是学生的“大家长”,是他们在学校的“亲人”,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辅导员是最可靠的依赖。我曾带过一名2014级的同学,那时,她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又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4个孩子的生活、学习难以为继。当我得知她面临的这些困难后,自掏腰包补贴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并密切关注她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她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在陪伴她撑过最艰难的岁月后,她写了一首诗给我。读着她用真情写下的文字,我泪如雨下,很欣慰,她终于凭着坚强走出了阴霾。

辅导员的工作繁重辛苦,中午吃不上饭是常事,学生习惯了晚上到办公室找我汇报工作或谈心,返回家中常常已是深夜。尽管如此,看着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乐此不疲。

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们亲切地称我为“迟麻麻”。初为人母的我,当然理解这一声“妈妈”带给人的欣喜,也更懂得它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迟舒文

 

2015年新生报到前,我的产假还没有结束,当时我是2014、2015两个年级的辅导员,而2015级又是刚来学校报到的学生。情急之下,我离开未满百天的孩子,提前回到工作岗位上,着手准备迎新工作。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由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相册,里面贴满了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从教学楼到寝室,从图书馆到食堂……

忙碌的身影背后,是一颗热爱的心。我热爱我的工作,是这份热爱让我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陪伴一批又一批青春正好的学生,度过拼搏奋斗的四年,引导他们用汗水与成绩诠释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为人师的幸福,也是为人母的幸福。

 

见证成长,收获感动

每年迎新期间,为了让新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归属感,我都会与学生会的同学们连续加班加点,力求使每一个来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和学院的关爱。在迎新场地,摆放的每一项备品我都亲自参与其中,新生材料反复核对几遍,生怕出现问题。事实证明,一份细心换一份真心,新生和家长们都感受到了我们的用心,为日后学生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17级新生入学时,2015级的孩子们表示,“我们也要把最贴心的服务带给学弟学妹,正如我们入学时那样”。

将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这样的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不正是教育的初衷吗?

 

迟舒文和学生们在一起

 

在新生军训期间,我每天都会陪着学生一起出操训练,感受6点的阳光,享受清晨的新鲜空气;晚上与大家一起唱军歌整理内务,与教官交流,辅助教官管理好学生。军训结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个区队全部获得嘉奖,我也很荣幸地被评为了军训优秀辅导员。

在这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对学生出早操、晚自习、上课出勤、内务卫生、安全隐患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半年下来,同学们都能高质量达标。更让我欣慰的是,面对严格的要求,同学们从一开始的抵触、不情愿,到后来的自觉遵守,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从中获益。这不就是成长的真谛吗?

从业十余载,现在重新思考这条走过的路时,我顿悟:以为人父母之心担负为师之责,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业之所求,如此方能为师。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审核:于英焕  编辑:贾惠淇)